第十一章 寿春

第十一章 寿春

杨广终于出前往寿春了一只威武的“骁果”随行出这只军队既是卫戍又是此次南征的王牌军之一威武雄壮气宇轩昂稍微有点军事眼光的人都能看出队伍中那暗含着的傲气——他们有骄傲的资本当年尉迟之乱就是被以他们为主力的隋军一举击溃而最终覆灭的。唯一的不足是这只队伍中混进了一个实在不应该出现的人他虽然已经尽量的表现出严肃和傲岸但很明显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因此他显得有些郁闷甚至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此人正是晋王府中号称“人见人爱人见人怕”的襄国公世子萧逸风是也。凡是看见这队伍的人都奇怪素有贤王之称的晋王千岁出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怎么会带上这样一个小屁孩呢即便这小屁孩目前表现似乎还不错——小脸紧绷、面色严肃、甚至还能独自骑马——但不论如何不也就是个小屁孩么?

杨广此时也有些郁闷他自然知道别人怎么看但这却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了:萧逸风一开始要求跟他一同去寿春时他一时起了玩心说如果你能对我平陈有帮助才能带你去。萧逸风于是说那姑爷就考考风儿好了。

杨广哈哈一笑问他此次大隋兵南陈是否能成功的取胜江东。萧逸风果然不出杨广所料地说道那自然是一旦挥师建康必破南陈必克。杨广再问那理由呢?他本来觉得萧逸风再聪明也不过六岁孩童如此军国大事哪是他能懂得了的。

哪知道萧逸风对着问题毫不惊奇反而侃侃而谈:“有四条天道人理尽被我大隋占据所以此战必胜。”

见萧逸风说得如此自信杨广倒真的来了兴致眼中一亮问道:“哪四条道理风儿还不赶紧说说看。”原来他虽然坚信大隋必胜但那主要是对大隋的军力和自己的才能有信心至于什么“天道人理”倒还真没来得及去想。

萧逸风道:“自古凡论大事成败者必先以理推之。理通则无事不可为。天下九州载于《禹贡》本为王者封域。实是中国一体。当后汉之末社稷凌悌孙权兄弟遂窃吴越以成王霸之业直到晋武授命方才归附。惜晋祚不永五胡交侵乃至永嘉南渡重此分割。南北离析战乱频繁迄今垂三百年矣!然否极泰来天道之恒也故分久必合亦为常世应有之意。姑爷你可知道郭老神仙?没错就是赵昭先生与来和先生两位都引为前辈先贤的郭璞老神仙他就曾断言‘江东偏王三百年还与中国合’自晋愍帝司马邺亡晋元帝司马睿改元建武开始曲指算来岂非届满之日?故从天道而论乃一必克!”

杨广喜道:“既然是赵、来两位先生都推崇的大师之言想来定然很有玄妙。想想也是啊你看自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我中原一带便兵戈未息征战不挺。后来司马氏代魏立晋统一天下本该消停几日了。可谁知道司马族中骨肉相残酿成八王之乱五胡乘机起兵攻取了中原。司马氏退保江东又经宋、齐、梁、陈几代朝室更迭至今还真差不多就是三百年了这晋朝的郭璞活神仙天下闻名我也略知一二善察天文熟知地理他预卜休咎之事没有不中的……你继续说下去。”

萧逸风便接着说了下去:“古人道‘有德者昌失德者亡’。自古兴废之道便在一个德字。今上克承大宝以来勤简修德爱民如子实为除旧布新继往开来的一代明主!陈叔宝何人?膏粱子弟骄奢淫逸耽于酒色残民以逞。至使朝政凌悌民不聊生内外离心人神共愤吾皇以有道伐无道实为上合天意下顺黎庶此二必克也!”

“这话倒是不假咱们派到南边的探子没一个不是这么说的……嗯你继续。”

“国之兴亡在用人。陈叔宝不过区区庸碌之辈用人也尽是些奸佞之人观彼陈之公卿内用事之人实无社稷之臣却有小人用事。施文庆者弄臣尔。尚书令江总唯事诗酒本非经略之才。萧摩诃勇则有余谋而不足;任蛮奴虽有决断又不得见信无所施其技。此三必克!”

“那最后一条?”

“综上所述我有道之大国彼无道之小国。量其甲兵不过十万。且看长江之防东西数千里若分兵以防则势悬力孤受我各个击破。若聚而守之又难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此四必克!此番正是席卷江南一鼓而破的大好时机又何必犹豫不决呢?”

“好!”杨广猛一拍手“好一个席卷江南!风儿此言鞭辟入里论事精当其高明之处哪像童子之说!风儿之才虽甘罗不及也。”

萧逸风一拍手:“怎么样?姑爷我过关了吧?”

※※※

到寿春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广简直是忙得脚不着地整天往几个负责后勤的官员那里跑还要特意板起脸催促他们把后方的粮草运上来。所谓兵马未出粮草先行大隋此次出动的大军可不是小数目据说全军起进攻的兵力将达到五十多万仅仅杨广亲自率领的这一路由他亲自指挥的军队就有接近二十万之多这么多的人要吃饭要睡觉甚至连拉屎都得安排好——想想看要是二十万人聚在一起乱拉会是什么样子?总不成大家都不打仗了直接臭死南陈人吧?

杨坚虽然对杨广很是看重但也不至于把这么大的事就放给他一个人随便去搞。所以他同时派来了高颖、王韶、薛道衡、宇文述等人。

高颖字玄昭又名敏。渤海条县人与北齐皇族同宗乃汉化了的鲜卑族。父亲高宾背叛北齐投归北周作了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僚佐被赐姓为独孤氏。

高颖辅佐杨坚取得政权是开国元勋。

高颖最大的一功要算镇压尉迟迥的反叛。当时杨坚做了北周宰相总揽朝政权倾内外。当时的杨坚已经意识到该是收罗党羽、培植心腹的时候到了。于是杨坚积极张罗高颖加入了其中。

在杨坚所收罗的党羽中高颖是一个重要的成员。杨坚与高颖早就相互熟悉因为高颖是独孤信的家客而独孤信的七女儿就是杨坚的妻子也就是现在的独孤皇后——独孤迦罗。当然杨坚之所以看重高颖不仅仅是因为他与自己私人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看重了他的才华、他的胆识看重了他不但能文而且能武。

高颖从小聪明能干十七岁开始做官参与了平定北齐的战争立过战功受过爵赏。杨坚看重他派心腹人与他面谈他欣然接受杨坚的招纳。他对杨坚说:“愿意听从你的指使若你的事业不能成功我高颖全家被杀也是心甘情愿。”于是杨坚让他在丞相府担任司录官虽不大却很被重用。

没有人知道高颖为什么要这样死心踏地地追随杨坚冒风险不过揆其形势其原因不外两条:一是杨坚的地位虽然还不巩固但已开始得势成功的希望很大;二是高颖任职的北周他并非宇文氏家族的嫡系且既与北齐高氏皇族同宗亦即为北周宇文氏之世仇。

杨坚为丞相遭到了北周一部分统治者的激烈反对。先举兵反叛的是尉迟迥继之者还有司马消难、王谦等人一时天下骚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尤其是尉迟迥的叛乱影响特别大。当时有人评论其事说:“尉迟迥据有北齐的故地乘杨坚刚刚执政之机人心浮动指挥军队联合各方势力占据了全国九州的三州拥有全国人口的十分之六。”面对这种局势怎么办呢?只能是武力镇压仗打胜了就可使政权获得巩固;仗打败了就可能要垮台。

杨坚派韦孝宽率军前往军至河阳(今河南孟县)停顿下来没有人敢冲向前去原因是军心不稳部将有异心。形势颇为紧急。只有派一名既忠心耿耿又有魄力能压得住阵脚的人去做监军才有可能战胜敌人。杨坚先挑选了崔仲方崔仲方以父亲在敌方境内为理由辞不就任。轮下来最适合的人选是郑译、刘访他们都是拥载杨坚上台的中坚人物。但是他们由于个人目的没有达到所以心怀不满。郑译想当大司马结果当了相府长史;刘访想当小冢宰结果当了相府司马因而他们忿忿不平起来;他们还利用职权大横财与富商大贾们打得火热并且玩忽职守消极殆工。杨坚要他们去作韦孝宽的监军对他们说:“需要心腹之人去统率大军你们二位谁能去呢?”刘访说他没有当过带兵的将领不能去。郑译说他有老母在堂离不开。一个个软钉子碰得杨坚闷闷不乐。就在这个时间的前后前线统帅部副长官送来密报说是“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宏度都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金军中骚动人心大变”。怎么办呢?有人主张另派三人去代替那怀有异心的三员大将。朝臣李德林不同意这种意见他认为这样做恐难收效甚或会引起其他问题。他对杨坚说:“依我的看法只派一个既是你的心腹又明于事理能够随机应变且向来为诸将所信服的人快赶赴军中观察形势看看内情究竟如何。这样即便有人图谋不轨也不敢妄动。”一席话点醒了杨坚他说:“要不是你说几乎要坏大事。”

高颖见此情势乃自告奋勇甘负重任。杨坚欣然同意。高颖当即衔命出来不及回家只派人去向他的母亲告别。高颖到达军中军心大振形势迅改观。原来韦孝宽的军队停顿在沁水(今沁河在山西省东南部)的西边向敌人坦露出一种胆怯、观望的架势。高颖到达后为了改变形势就造桥渡河。他估计到敌人会从上游以火烧桥乃预先防备使敌人的破坏未能得逞。大军既渡他乃沿用古人破釜沉舟、背水列阵的故事烧掉新造的桥以示决一死战。随即深入敌境与宇文忻、李询等人商量设策以破敌军。尉迟迥据守邺城(今河北省临县境漳水之南)军威尚盛那时两军对阵打仗旁边往往有许多老百姓观看。这次宇文忻征得高颖的同意挥军攻入旁观者人群引起人群大乱宇文忻乘机大呼:“敌人败了!”于是尉迟迥军大乱高颖、宇文忻等挥军乘势攻入邺城最终结果是尉迟迥兵败自杀。

开皇元年杨坚登上皇位正式建立隋朝。高颖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就是说当上了宰相。隋朝建国之初他与苏威协力同心大小政事杨坚都是先同他们商量而后施行故而数年之内天下安定。隋朝是直接继承北周政权的而北周的法律则烦杂而不得要领。杨坚下诏要高颖、郑译、杨素、裴政等人修订法律。苏威的父亲原在西魏任官曾主持增加赋税但他认为增税只是解一时之急要让后人来减轻税额故苏威主张减税;他的这一意见由于得到高颖的赞助而得以实现。在杨坚下诏检查户口以防止偷漏赋税时高颖又提出“输籍法”凡民间赋税皆记其数于籍帐使州县长吏不得随意增加减少。苏威关于改革地方建置的意见与李德林的意见生了矛盾也是由于高颖的支持才得以付之实践。新都大兴城的建设他是主办人。他还带兵抵御过北方强族突厥。他主持办的事很多而且办事很认真很勤恳。退朝以后常常以粉盛于盆内置于卧榻之侧想起了什么就记在上面以便天明以后办理。

隋朝建立之后杨坚在高硕等人的辅佐下政局安定了下来摆在他们面前的课题是要使统治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和展只是注意管辖统治区域内的事是不够的统一天下已经势在必行。关于如何战胜陈朝使南方半壁江山与中原统一起来这是高颅所经常考虑的问题。高颖主张收揽江南朝野人士的人心瓦解他们的斗志一旦条件成熟大军渡江一鼓成擒。

开皇元年文帝根据高颖的推荐派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今扬州市);以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庐江(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要他们筹划平陈之事。第二年兵南征以高颖为总指挥这显然是试探性的。兵出之后陈宣帝死讯传到高颖以“礼不伐丧”(按照礼制不应攻打正在服丧的人)为理由停止进攻班师回朝。不久他又受命处理萧岩叛乱(萧岩原为南梁皇族叛归北朝现又叛投南朝)的善后以温和态度对待萧岩属地江汉一带的属民。隋朝与陈通使以礼相待;抓到陈朝的间谍都是给衣服客客气气地将他们送回。文帝问高颖平陈的具体策略高颖说:“江北地寒收获稍晚;江南气温高水田庄稼熟得早。在江南收获季节稍稍集中兵马说是要出战江南。他们看到这种情况必定要屯兵守御这就可以耽误他们的收获时间。当他们集中军队时我们就解散军队。我们反反复复地这样干他们必定习以为常从而麻痹大意起来。然后我们再调集军队他们不会相信我们要出征。当他们犹豫之际我们乘机渡江登6作战士气必定高涨。又江南土质不好房子都是竹子茅草做的所有积藏都不是在地窖里。我们秘密地派人过去乘风放火;如再修复则再烧之。这样搞它几年他们的财力自可枯竭。”——不得不说他所说的比萧逸风说的要实际得多毕竟大道理很多人懂但实际行动起来不搞砸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而从高颖这一番话里可以看出他便是这种实干派的。

按计划这次平陈之役将分三路大军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及清河公杨素为各路元帅而统归杨广节度。高颖则是晋王府长史掌握着实际的指挥权。

这位大隋的天字第一号宠臣为人公正刚直名声极好威望之高甚至他对百官品评已经到“毁誉一言”的地步凡是他赞赏过的人大家都觉得那一定了不起;凡是他批评的人其他朝臣都恨不得不认识那家伙。将他派来辅佐杨广是任谁都没有闲话可以说的了。

第二位辅臣是王韶此人字子相生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太原晋阳人。

王韶少年时期就雅正而有奇节受到乡里有见识的人的称赞。在北周时王韶屡立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后跟随北周武帝伐齐当周军攻克晋州气势正盛的时候北周武帝想班师回京。王韶进谏说:“北齐纲纪混乱主昏于上民惧于下。取乱侮亡正在今日。陛下此时怎么能班师回京呢?”周武帝听从了王韶的意见一举平定山东灭掉了北齐。王韶因功进位开府封晋阳县公。

周隋禅代之际王韶改进爵为项城郡公。晋王杨广出镇并州时王韶被任命为行台左仆射。王韶性情刚直晋王杨广在他面前也不敢放肆。有一次王韶外出巡视长城晋王就乘机动用民工筑山凿池大起苑囿。王韶回来后把自己锁起来去向晋王进谏意思是你要不听我的说就把我关起来吧!晋王无法只好向王韶道歉并停止兴工。隋文帝听说这件事后非常高兴令人赐金百两给王韶以资奖励。

第三位辅臣是薛道衡他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字玄卿隋河东汾阴人。历仕北齐、北周、隋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乃是当今士林才子之佼佼者。

薛道衡出身官宦世家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他专精好学十三岁时读《春秋左氏传》有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词藻华美世时人称为奇才。由此以文才召世。北齐时薛道衡待诏文林馆兼主客郎负责接待、应对北周及陈的使者与当时文坛才子李德林、卢思道等常相过从。

北齐亡后周武帝用薛道衡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自以为不受重用便弃官归乡里。后来又入仕途为州主簿不久又为司禄上土。

杨坚作北周的左大宰相时薛道衡效力于大将军梁睿府下参与平定王谦之乱。后又从征突厥还朝后被任命为内史舍人仕途上开始有起色。当时薛道衡还兼任聘陈主使多次往还江东对陈朝的**情况了解很深所以多次上奏杨坚要求对陈“责以称藩”也就是不承认陈朝和隋对等实有灭陈、统一南方之意。

这次平陈之役薛道衡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吏部郎随从晋王杨广、宰相高颖出兵伐陈专掌文翰。

第四位辅臣为宇文述字伯通鲜卑族代郡武川人。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其先因在鲜卑族俟豆归当仆人便随主人改姓为宇文氏。其父宇文盛北周时因有战功而位至上柱国。因北周时期尚武所以宇文述“少骁锐便弓马”。十一岁时有个相面的人对他说:“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周武帝时其父因军功起家拜开府。宇文述性格“恭谨沈密”当时掌握着北周实权大冢宰宇文护对其甚是喜爱宇文述因此以本官领宇文护的亲信。周武帝除掉宇文护自己掌握政权后召宇文述为左宫伯累迁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

北周大象二年五月十一日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乃是北周文帝宇文恭的外甥一直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惇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

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时杨坚挟幼帝以号令中外。结好并州李穆送千金公主与突厥和亲以消除北方之患;加强洛阳守御作为进讨尉迟迥的战略基地;并令计部中大夫杨尚希先精兵三千人镇守潼关防其偷袭。七月十日杨坚调关中兵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军讨伐尉迟迥。宇文述以行军总管率步骑三千从韦孝宽击之。

七月末大军自洛阳进驻河阳。尉迟迥部将李俊正围攻怀州宇文述奉韦孝宽之命将其击破遂率军东进至永桥镇东南。随即宇文述又与诸将在武涉之战中击败尉迟惇宇文述在作战中冲锋陷阵俘敌甚众每战有功。平乱之后宇文述被破格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赐缣三千匹。

北周大定元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并改元开皇。开皇初宇文述拜右卫大将军。

这一次平陈之役他将任行军总管领精兵三万南下乃是杨广麾下的主力军之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封神隋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封神隋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