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避而不见

第一百三十章 避而不见

“今日在场诸人,无不是英雄豪杰之辈,且有大宋朝廷的两位干办在此,不知道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耿京将问题抛出,笑岑岑的看着旁边众人问道。

王焕等人猝不及防,都是感到了一些莫名。

众人才刚刚到了营地之中,耿京竟然就将给义军定名号的事情扔到了他们的头上,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深意不成?

方远与王焕两人最为疑惑不解,虽说方才耿京对他们两人言谈颇为恭敬,但是那也是敬重他们身后的朝廷,而不是他们这两个低品级的小官!

他们身为皇城司干办,名义上的确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只对皇帝负责且可以出入皇宫无禁,但是此时此地,毕竟不比汴京临安,他们两人的身份并无太大的用处。

由此,耿京对他们有些轻视,在所难免,两人倒也不以为意。

不过此时耿京的表现,让两人确实颇为惊讶起来!

还不等下面众人回答,坐在耿京一侧的张安国便是说道:“大将军何须多虑!”

看着众人都是下意识的朝着自己看了过来,张安国有些傲然的挺起了胸膛。

“昔日强秦之时,大将蒙恬有蒙家军、老将王翦有王家军,本朝更是有岳家军在前,名声震天,一世无双,我义军至今已经聚集了十万忠义之士,其中巨大多数都是以大将军仁义而来,这名号自然要叫耿家军!”

他里里外外说了一大通,听起来倒是有些道理,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无非是吹捧耿京,借以表忠心罢了!

周围众人都是冷哼了一声,嗤之以鼻。

便是耿京本人,也是抚了抚胡须,轻笑了起来。

“安国贤弟此言差矣,无论强秦之时还是本朝岳帅,都是以军功著称,率一军可当以国者也,我耿京虽说此时率军十万,颇有声势,却比不得那几位,怎敢用姓氏为军称,实在是不妥!”

耿京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随后众人之间的微妙气氛倒也缓解了不少,众人开始议论纷纷,一时之间谁也拿不定主意。

耿京麾下除却贾瑞和辛弃疾之外,大部分前些日子还都是躬耕于田间的农户,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怎么可能想出什么妥帖的名字来。

而义端梁宏等人,则是才入伙,又没有安排职务,此时不便多说,自然再次眼观鼻,鼻观嘴做出了一幅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来。

方远自持身份,眼神虽然闪烁了一下,却并未说话,而是朝着王焕使了一个眼色。

王焕刚好也看向了方远,立刻会意,轻咳了一声,将众人目光拉向了自己之后,拱手朝着耿京说道。

“若是耿大将军心中并无定数,诸位又犹豫不决,本干办便斗胆一言!耿大将军聚忠义之士于山东两路,北拒金国,南归大宋,此为顺天而平民怨之途也!”

“昔年唐元和十四年,分淄青节度使置郓曹濮三洲节度,赐号天平军,便在山东两路,今日耿大将军既然下从民心,上顺天意,不如便承了这天平军的名号如何?”

王焕心中早有定计,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得下面那些莽汉云里雾绕,心中更是升起了敬佩之意。

耿京好像是也没有想到王焕会说得这么自然,微微一怔之后,下意识看向了自己身侧的贾瑞。

贾瑞摸了摸自己稀疏的胡须,轻轻点了点头。

辛弃疾的眼神闪烁了一下,看向王焕的时候已经满是赞赏。

“果然如此的话,这天平军,倒也是不错的称号!”

耿京沉吟片刻之后,站起身来,在周围踱了几步,立刻就拍了板,定军号为天平!

随后在众人或者虚情假意,或者真心的推举之下,他却是自命为天平军节度使,更是将新投靠来的众人安排下了职务。

方远和王焕自不提,两人身上有着外事司干办的官职,自然不会再在耿京这里任职。

梁员外自领一军,那些喽啰们的精锐程度,让耿京颇为赞赏,干脆再拨给了梁宏两千五百人马,并他本部,自成了一营。

洪教头武艺高强,训练兵将更是十分拿手,但是却不愿抛头露面,加上他在梁宏麾下已久,双方情谊深厚,干脆就在梁宏手下当了个副将。

反而是义端和尚,耿京对于他出家人的身份似乎有些避讳,虽然在辛弃疾劝慰之下,接受了义端和尚已经还俗的事实,却只是给了他一个枪棒教头的职务。

在义军之中,日常常有军伍操练,这个职务倒也忙碌得很,也能与下层喽啰武官交谊深厚,虽说名义上没有什么实权,却是个一呼百应的角色。

但有几场战斗,身为枪棒教头自然要身先士卒,三两场做下来,未必不能独领一营,甚至会比梁宏更为势大!

换做是一般人,以此为晋身途径,倒也能透落。

不过义端和尚本就心有忌惮,此时被安排了这个职务,表面上没有说什么,眼神里面却是多了些寒芒!

辛弃疾看出了义端和尚心中的不满,虽然因为他没有表现出来,自己也不好发作,但是却是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中!

义军之中毕竟有些规矩,不似那些草寇分赃干脆利落,众人纷纷领命之后,开始带着手下众人,跟着几个天平军老卒开始适应起了营地来。

而王焕和方远等人,则是被留了下来。

此时帐中只剩下了他们两人与辛弃疾、耿京。

张安国被安排走之后,辛弃疾眼底的冷意明显减少了不少,抱拳朝着耿京说道:“此前奉大将军命,前往历城驰援外事司,大战一场,倒也算是有些收获,五百余战马到手,除却两百匹需要留作本部之用,剩下的三百匹,愿给予大将军麾下亲军,以壮军威!”

这种安排实在是太‘识相’了一些,耿京自然乐不可支,连连称赞辛弃疾颇识大体,却只字不提其他的事情。

辛弃疾低头继续说道:“这几百匹战马,却不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宋风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宋风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 避而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