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344.半生潦倒

第344章 344.半生潦倒

自从太子重创建奴,将其逐出关外以来,京城渐渐恢复生机,市场也日渐繁荣。

京城廊房四条,山海珍酒楼(前情参见第44章“颇为好用”),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东家郝明成比以前更喜欢亲自来到店里,随便转转,和老熟人拉拉家常,感受着这日渐繁盛的烟火气。

“没想到,经历战乱、饥荒和鼠疫之后,太平光景骤然来临!”

郝明成在酒楼里经常听到这句话。

“太子摄政,真是国家之福!”这种感叹最能激起郝明成的共鸣。但是,并非时时都能听到这种声音,隐隐约约地,也能听到对太子不满的声音:

——————————————

全章2700多字,放出2000字;余下情节,还有700字!起点拒签,不甘埋没,不愿太监,所以开了订阅号。恭请各位读者朋友移驾个人订阅号。可以在V信中搜索“汉苑秋风”或者“ZAN201999”,关注阅读,随心打赏。

“擅改祖制,难称至孝。”

“独揽京城粮食生意,与民争利!”

郝明成听了,只是冷笑。拿祖制说事,纯属腐儒之见;拿金镰粮行说事,更是因为利益相关——只要是心眼不偏的人,都会知道:金镰粮行平抑粮价,活人无数,真正是惠民的粮行;诋毁它的人,都是在屯粮居奇过程中,遭遇了重大损失的人。(详情见125-128章“粮食之战”)

街上的贩夫走卒,几乎都说太子的好话,感谢他给国家带来了太平,百姓带来活路。

今天,他注意到酒楼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邸报,有点像揭帖,名为《京师日报》,顾客们看得很认真,讨论地很热烈。

过去一问,原来这《京师日报》是“京师日报社”刊行的;一大早就有人沿街叫卖,甚至有个十几岁的少年,钻到酒楼里卖:“京师日报!京师日报!天下大事,全都知道!十文一张,价廉物宝!一张在手,无事不晓!”

山海珍酒楼里的顾客,就有几个人买了。

郝明成听着别人读了几篇文章的标题,立即吩咐伙计也去买了一张回来,然后躲在自己的会客雅间细细阅览。

报纸是两尺半高、一尺半宽,纸张比较厚,呈淡黄色;打开一看,是一张大纸对折而成。宋体字印刷,配了插图。第一面有“京师日报”四个字的刊头,铁钩银画,遒劲有力;内容都是重大朝政,包括部分奏章和诏书的摘要;第二面是京师及各地要闻;第三面是“小民生计”;第四面是诗词歌赋。

外面有点吵,难得清静。郝明成干脆折叠好报纸,离了店,乘坐马车回到住宅,入房细看。报纸读完,感觉天下大势了然于胸,而且对京师小民生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唯有诗词歌赋板块,他兴趣不大,但也随便看看。

就在这时,家中坐馆的先生方大鹏,踱了进来。

“方先生,散学啦?快坐!”郝明成起身热情招呼。

方大鹏从容不迫地整整巾袍,向他拱手见礼,看着他手里的报纸说:“东翁,今日得了什么好文,如此专心阅读?”

郝明成举起手中的报纸,说:“京城忽然冒出一个‘京师日报社’,刊印了一份《京师日报》,今天是‘创刊号’。远远胜过邸报啊!”

方大鹏双手接过报纸,坐下认真翻看,过了会儿喃喃地说:“果然胜过邸报远矣!这蝇头宋体字,整齐端正,邸报如何能做到?”说着,翻过一面,读得非常仔细,一直看到第四版,吟哦起上面的诗歌,摇头晃脑,沉醉其中。然后又反复翻检,找到一处,睁大眼睛说:“这‘京师日报社’,地址竟然就在东华门外原东厂衙门。”

郝明成也感到意外:“我倒是没有看清楚……东厂衙门改成京师日报社,这报社究竟是老爷办的,还是小爷办的呢?”

“当然是小爷办的。”方大鹏剑眉一扬:“东翁你忘了,以前东厂爆出闯贼奸细案,我就对你说了:小爷这是要彻底砸了东厂的两百年招牌。最后一任东厂掌印太监齐本正死了,东厂也就绝了种子了。老爷是没钱没人,东厂无论如何不会死灰复燃了。”

郝明成不住点头,说:“方先生,小爷办这个报社,是什么意图呢?总不会为了这点小钱吧?”

方大鹏摇摇头:“当然不是为了这点钱。他这么做,是为了控制京城物议。这份报纸这么好看,一定会洛阳纸贵,人人求看;天长日久,悠悠之口都受其牵引。想出来这个办法,一如他以往所做一切,出人意料,招招妙绝。能为这样的主儿当差,真是千古幸事!”说着,发出一声长叹:

“唉,可怜我,中个举人,就再也上不;高不成,低不就;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如今有如此明主在位,却报效无门,实在对不起好时光!”

郝明成知道他的病又犯了,稍微劝道:“以先生大才,举人之身,虽然未能登进士第,屈就一份官职,还是轻松之举。”

方大鹏摇头说:“若是明初,举人为官还是有前途的;嘉靖以来,举人为官日益卑下,为人鄙视。我若去任一个偏僻之地的教谕,还不如在京城坐馆,能够得到东翁的照弼,还能时常接睹京华人物。”

郝明成微微一笑,说:“方先生也才四十,火候成熟,说不定突然就时来运转了。”

方大鹏还是摇头叹气:“上一科才落榜,哪里会立即时来运转。太子爱少年,可恨我年纪大了,不然投笔从戎,入东宫军,未必不能成为大将。你看东宫那一班名震天下的大将,哪一个不是二十岁上下?半年之中,就骤成大业,立下千古奇功,时也?运也?”

郝明成也搓手嗟叹,说:“确实是读书人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时太子府招揽侍卫,先生流泪,我还不明所以。原来招揽去的读书人,会跟着太子立下这样的功劳!稍待时日,天下真正太平了,他们只怕要封妻荫子,公侯万代啊!”

方大鹏想起去年自己徘徊榜下,涕泗横流的场景,顿时又感到心酸,眼睛顿时红了;只好装着俯首看报纸,忽然发现刚才忽略的一处启事:

“为正学风,太子府开设‘实学堂’,广招京师、直隶、山东、山西士子,研习中兴之学。立实心,崇实务,尚实学。为期半载,结业合格者,颁‘实士’号。”

“又招人?”方大鹏心头一跳:“莫非又是什么机会?”认真看下去:“……凡四十以下、有功名者,俱可报名。我恰好四十,或许可以去学学?”

郝明成听着,一拍桌子:“方先生,这是见到太子的机会啊!”

方大鹏点头,盘算道:“能见到太子,的确是机会。但是更可贵的是‘中兴之学’,或许会影响近三年后的考试,甚至,太子会举行一场恩科考试,这‘中兴之学’一定是其中关键啊!”

“方先生,那就去呀!你这个年纪正好挂边!”

方大鹏反而犹豫了:“这一去半载,只怕耽搁贵公子学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甲申太子征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甲申太子征途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4章 344.半生潦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