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供词

第七章 供词

陈英被供出来后,内厂的人查他已无难度。当日陈英大把花钱本就引人注意,他所住的客栈及行踪都有人知道,加上坊门对外来人口有记录,很快宇文孝就把他的底细弄得清清楚楚。宇文孝随即以内厂的牌票派人前往陈英家直接抓捕,地方官出面交涉时只被告知京里的衙门奉命办差,有疑问可上书朝廷云云。

这时正好赋闲在家的周彬到内厂历练,宇文孝认为周彬对审讯问供很内行,便把此案交给了他办理。周彬来到内厂私狱,不问青红皂白先将人打了个半死,又过了一遍刑,刚打算要开始问供词,忽然旁边有书吏提醒他“案犯是苏侍郎家的亲戚”,周彬瞪眼道:“你怎么不早说?”书吏道:“您一来就忙着下令,一点空隙都没有,我没找到机会。”

周彬将手里刚刚拿起来的笔丢下,说道:“今天不审了,先知会苏侍郎,若是他没什么话说,明日再审。”

就在这时一个狱役跑过来说道:“苏侍郎已经进来了,他闻讯要来瞧瞧陈英,宇文公点头了的事儿咱们也不能拦着。”

苏晋对陈英显然没多少好感,但那厮是林氏娘家的亲戚,不过问显然不行。这案子是怎么牵扯到陈英头上的,苏晋本身也比较疑惑。他在狱役的带领下走了进来,这处牢狱并没有修建在地下,房子在修建之初也许并不是用来做大狱的,此时四面被封死就改建成了关押人的地方。门窗都钉死了的,里面光线阴暗,俨然有了大狱的气氛。

苏晋乍一进来还不怎么习惯,亲王国雕楼画栋有山有水原本是风景很好的地方,不料后门这边一墙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刚走进关押陈英的牢房,苏晋就感觉靴子下有些粘,忙挪了下脚低头一看只见到血迹斑斑。偶然的一幕,他忽然回想起了那些不堪的往事,他曾经也经历过牢狱之灾。

一瞬间苏晋觉得这里不是亲王国的私狱,而是朝廷的大狱,阴|湿的屋子、可憎的面孔、难闻的气味、地狱般的折|磨……

周彬抱拳道:“苏侍郎来得正好,您先审一遍供词。”

苏晋一瘸一拐地走上前几步,看了一眼已不成人样的陈英,不动声色转身对周彬道:“既然内厂宇文公将此事托于你,我怎好越俎代庖?”

周彬笑了笑,此人面相生得不好,面瘦有点尖嘴猴腮的模样,一笑起来就像奸|笑:“这里不是刑部大狱,苏侍郎想要什么样的供词?我来之前写了一份,你瞧瞧要是没什么不妥的让陈英画押就行了。”

苏晋心道:刑部大狱又好得了多少?当初朝政掌握在另一党之手,对待他们认为的政敌又会讲多少道理?他说道:“还是要问问真相,别冤枉了陈家的人。”

这时陈英好像听见了苏晋的声音便抬起头来,一张毫无血色的苦脸顿时露出了一丝希望:“苏兄?”

苏晋板着脸道:“今日你惹上祸事,须得把实情说出来,否则我也帮不了你。”周彬在一旁附和道:“你能开口说话也是个机会,明白么?”

陈英此时哪里还有以前那优裕的样子?他一脸吃了黄莲般的表情道:“当晚不过是拿苏九开玩笑,也没真把他老婆怎样,哪想得你们要动此大刑……”

周彬脸色一阴:“这就算大刑?我看你是没吃够苦头。说!是谁在后面指使你,是不是那几家传谣言的士族,要在背地里算计苏侍郎?你最好痛快点认了,我这里早就掌握了证物,有哪些人一清二楚!”

陈英道:“什么士家谣言,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来人,给我打!”周彬阴沉着脸喝了一声。陈英脸色大变急忙讨饶,但狱卒哪里管他拿鞭子放到盐水里一蘸不容分手就抽,那皮鞭细长韧性十足鞭鞭见血,上面的盐水又浸到皮肤下,陈英立刻嚎叫起来,一个劲喊“我招,什么都招!”

苏晋面不改色地站在一旁,这时才做了个样子劝了周彬几句叫他别打了。苏晋平时的作风还算个君子,又有“身手不好骨头硬”的气节,不过此时心里却照样泛出一丝快意,对陈英实在没有什么发自内心的同情。原因很简单,他本就看不惯陈英这个人,这回又拿苏家的整,就算苏晋自喻君子内心里也一样是人,以德报怨不过是做在面子上的功夫。

周彬遂叫人暂且停下鞭打,继续追问陈英“幕后主使”。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被逼急了,没词儿供又要用刑……周彬用刑都是就眼前的刑具挨着一个一个来一遍,接下来陈英看到了一旁的竹签,那是刺指缝的刑具。还没开始用刑,他只觉得双手都在发颤,力气都莫名消失了。这个富家子弟打小何曾吃过这样的苦头,惧得连苦带述,一口一个给您跪下了。最后他被逼无奈,只得把难以启齿的私事都说了出来,关于林氏的以及和苏晋的过节等等。

苏晋旁听已断定陈英这回说得是实话,又认为这厮还在念想自己的老婆苏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当场就剥了他的皮。但周彬却不信,冷冷道:“别把事儿再往苏侍郎头上扯,这不是什么家务事。”

陈英道:“明公啊,您让苏兄说句话,他知道这事儿是真的。”

周彬转头看向苏晋,苏晋沉吟片刻道:“陈英,不是那么简单的,你不懂这些事,我早就告诉过你安生在家过好日子,你偏要到京里来惹事,现在我怎么帮你?”

说了等于没说,陈英哭道:“我知错了,饶了我这回罢!”

苏晋压抑住内心的怒气,佯作无可奈何的样子道:“你公事公办,我要再掺和在王爷面前也不好交代,告辞。”

“你别走……”陈英急得拼命挣扎,他听到周彬扯什么士族,还真以为自己牵连到皇权争斗的漩涡中了,定有性命之忧,早就吓得不得了。其实只要苏晋真想帮他,苏晋现在是薛崇训身边最红的人之一,哪有什么难的?权力场也就那么回事,只因外面的人不明具体就觉得有多少玄虚。问题便是苏晋根本就不想帮这厮,还想落井下石,只怕在林家亲戚面前不好说话不敢做得太明显罢了。

苏晋走后,陈英一条命剩下不到半条,浑身都是伤,然后在一份他自己也搞不太清楚的供词上签字画押,白白牵连了一大批人。

周彬就将这份供词呈报到了薛崇训的面前,又详写了一份卷宗。案件卷宗就像在写一个故事,将一件本来是私人恩怨的小事搞成了一桩极具阴谋色彩的大案,一些士家旧党心怀不轨,利用他人设套,继而造谣生事想搞臭苏晋云云。各种动机弄得十分详尽,和真的也没多大区别了。

薛崇训读了卷宗已信了八分,虽然其中缺少必要的证据,但这事儿要找到真凭实据也不容易。他心道:案犯毕竟和苏晋沾亲带故,如果没那回事,苏晋为什么一声不吭?

就在这时二龄求见进言,张九龄劝道:“此事不宜继续查下去闹大了,难道晋王要改变亲王国定策么?陈英案的始末无论查没查清楚,也不能在这这事儿上拿士族动手。他们就算真干了,也不过是扯些无关痛痒的事,这种情况在当初议策之时不时已有预料么?我们应作出容人的姿态,重在安抚众人,而不是将是非扩大,积下怨气。”

薛崇训沉吟未答。他想起昨晚重读的《王莽传》,新朝后期不满当政的人越来越多,渐成墙倒众人推之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薛崇训并不是个狂士,他常常也是对世间规则有敬畏之心的。

当然他认为王莽政权的失败不是因为得罪了某某一些人,而是影响了太多人的利益,那才是根源。眼下造谣这等龌龊之事不过是小事而,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当政者谨小慎微并不是什么错罢……他想了想便道:“子寿所言有理,咱们偌大的亲王国幕府不能没有一点气度。这事儿就这样办:追究罪责只于设赌局诈财一事,苏九是受害者,还之名声清白,涉案者一律按律法问罪。并于刑律卷宗内告诫那些颠倒是非的造谣者,谴责其道德之劣即可。”二龄听罢欣慰赞薛崇训处事英明。

有薛崇训表态定案,这事儿就容易了,陈英很快被移交到了京兆府,按律笞八十示众责令其归还财物并罚一倍。陈英被折磨得只剩一口气又损失了许多钱财总算被放回家,还背上了污名,因为官府定案为:陈英与市井赌坊窜通一气,设赌局诈得苏九家的财物,并意图玷污其妇人的清白,未遂。

那些在公众场合说过苏家坏话的人觉得事儿不对劲,暗访出狱的陈英,打听到狱中有人逼供他说出居心叵测的幕后主使等事,他们情知不妙,顿时又忧又惧不在话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天可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天可汗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供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