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重剑刺击之法

第三十六章 重剑刺击之法

刘备因李孟羲的启发,在剑术上,另有所悟,当下激动不已,连连称呼李孟羲为大才,言语中尽是赞赏。

李孟羲诧异,怎地就大才了?就因为找到了重心?

李孟羲本来就想装一下,不让自己显得那么无知,没想到,装成功了。

雌雄剑剑重且长,虽是剑,用法如同锤子,一剑挥砍过去,就收不住了。

得李孟羲启发,在剑重心之处,稍稍一架,剑的重量压在左手或右手,而在上那只手,正如用枪之法,可以随意抵剑前刺。

刘备剑术造诣非比寻常。

见刘备雌雄剑在手中交叉,来回擎架,李孟羲看的不明所以。

忽然,刘备弃雄剑,雄剑递给一旁关羽,关羽很自然的用手接住。

只雌剑在手,刘备眉头微皱,剑横举着来回打量。

然后,刘备做了一个像是剁手的姿势即,左臂屈起,右手提剑,剑平放于左臂之上。

等于是,此时长剑如同是一柄短枪,架在胳膊上,想瞄准哪里瞄准哪里,然后一推剑柄,突然把剑刺出去。

此架剑势,异于刘备所知的所有架剑手法,是刘备刚刚所悟。

此时,李孟羲抬头见刘备把剑架于手臂之上古怪姿势,李孟羲突然觉得分外眼熟。

脑海中,无数纷乱的画面,在飞速闪过。

一时间,李孟羲联想到,依稀记得在军事频道,看到警察叔叔手枪射击时,有单手射击架在手腕的动作。

还有在某些比较专业的兵击比赛之中,李孟羲想起,的确有一些用刀剑的人,会把剑架在手臂上,或者,干脆刀剑放在左手上,把剑,用出了架枪一般的感觉,亦或是台球杆瞄准一样的感觉。

得益于来自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李孟羲瞬间明白了刘备此时的动作是干嘛的了。

“玄德公,”李孟羲突然出言提醒,“雌雄剑剑沉,换用短剑再试,架剑会更灵巧。”

李孟羲话一出口,刘备便看向他,关羽也转头看向他,连在帘门出看雨的张飞也回头观瞧。

在张飞想来,你这娃娃,都不够俺老张一脚踹的,难道还懂武艺不成。

刘备觉得李孟羲说的有道理啊。

雌雄双股剑,皆为重剑,马上左右劈砍厮杀之用,确实少了些灵巧。

于是,刘备要过关张二人配兵。

关羽张飞的兵器,一个是青龙偃月,一个是丈八蛇矛,这是两人主用的兵器,而配剑,阵上厮杀一般也用不到,故此,两人配兵,都只是普通的环首短刀而已。

啪的一声,张飞过来,把短刀连鞘解下,丢在矮几之上。

要说,哪个男孩儿不喜欢兵器呢。

虽说刚摸过刘备的雌雄剑,但刘备的剑太重了,根本都拿不动。

矮几之上,张飞丢上的环首刀,李孟羲一看就迫不及待的伸手如拿。

拿起刀,噌的一下,以李孟羲的力量,只是稍用力就把刀拔了出来,李孟羲愣了下,“刀鞘松了。”李孟羲说到。

张飞闻言不喜,“一把破刀,能好到哪去?”

李孟羲闻言偷笑,张飞性情中人。

武将好宝马利器,虽说有丈八蛇矛这般神兵,但是手中没有把好的配兵,张飞显然不满极了。

“三将军勿忧。”李孟羲说到,“我会造钢之法,得空,便给将军造一口宝刀,此刀丢了便是。”

“当真?”张飞闻言,忽的一下蹲了下来,带起一阵风声,张飞蹲下,牛眼大瞪,死死盯着李孟羲,似乎想要看李孟羲是否话有作为之处。

近距离被张飞这么盯着,李孟羲此时近距离观察,终于体会到张飞长的有多凶悍了,有点吓人的感觉。

弟弟李砖,更是感觉害怕,吓的手抓住李孟羲的胳膊,有点害怕。

张飞情绪激动,刘备关羽突听李孟羲说会锻造兵器,不比张飞平静多少。

刘备也不把弄手中的环首刀了,他收起刀,重新跪坐在矮几对面。

关羽也手扶长须,好整以暇的打量着李孟羲。

矮几旁,瞬间三个方向都围坐了人,三双眼睛,六个眼珠子,都往李孟羲脸上看。

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没有说话,但刘关张三人的意思都是,你倒是快说啊,啥造钢之法。

李孟羲本是见张飞嫌弃配刀差劲,礼貌性说了一句替张飞造把好刀,然而没料到,刘关张三人对此分外感兴趣。

李孟羲愕然。

回过神来,见三人眼巴巴看着自己,李孟羲整理了下思路,然后把身体坐直,甚至拉了拉衣服,一本正经。

“今普世之造钢之法,以生铁置于火上,日夜翻炒而成钢,故为,炒钢法。”

“炒钢法费时费力,且成钢艰难,不利大造军械。”

“我另有灌钢法。置熟铁数片于范内,而后,以生铁浇之,生铁硬,熟铁软,柔硬相济,而成韧钢。

此法冶钢,一宿可成。

以此钢做刀,刀成,刃可断甲三十扎。”

李孟羲简略说到。

其实,钢与铁区别,李孟羲在高中课本上都学过,区别在于含碳量,含碳量低于某个数值,记不清了,反正低于这个数值,就是熟铁,熟铁质软;而含碳量高的话,就是软硬适中,兼具硬度和韧性的钢;要是含碳量再高,就会硬度高,刚性偏高,但是质地比较脆的生铁了。

李孟羲说的灌钢法,同样是课本上学到的相关知识,知识来自于历史课本,应该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的时候的内容。

灌钢法,其实就是,用炭含量低的熟铁,加炭含量高的生铁,然后混融,以此来得到炭含量合适的钢。

相比产量低下的块炼法和炒钢法,能大规模生产钢的灌钢法的发明意义是革命性的。

李孟羲知道生铁熟铁混融,目的是为了平衡炭含量,但他没有这么说,说的是,【生铁硬,熟铁软,柔硬相济,而成韧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孟羲临时想起,炭含量啥的,也不好解释是吧,于是便弄了个似是而非的其他说法糊弄过去了。

反正,刘关张三人听着觉得对就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汉末第一兵法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汉末第一兵法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重剑刺击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