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融资难

第234章 融资难

胡殊同对方案的反应,让郭鸿远第一次对自己的成果如此谨慎看待,接下来的时间,他给团队派发了新的任务,在人们前往洪山港做实地调研的时候,郭鸿远却留了下来。

来同兴之前,郭鸿远对冷链物流的概念尚且停留在渔港的外运物流区,那是几十家企业合作运营的大型物流园,对这个深植水产品类海洋技术的人来说,似已是冷链园区的天花板。

然而看过几日同兴之后,郭鸿远对小叔的话越发有了深入的认识,同兴的园区运作令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打造多年的产销大体系。不夸张地说,任何市场有需求的冷链产品,借同兴之手都能更好保障品质、精准到达市场终端。

而说起技术,也实让郭鸿远汗颜,在同兴的库区很少看到人声鼎沸的场景,叉车直接入库,扫描精准提货,储运环节人为的干预非常之少。在加工车间,一整套先进的流水线在现代化温控技术下,每日的初加工半加工产品出货量颇为惊人。

也是在近期,达业总部与同兴企业研发中心达成了深度合作共识,借助同兴现场进行技术试验,共同开发有源电子标签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达业的出现,让郭鸿远深为震动,因为在海洋牧场的很多技术领域,达业是一个多次被人提到的名字。

这段时间胡殊同也在思考海洋牧场的事,通过大林渔业获得了不少一手资料,而且对这个大领域近年来的发展也做了深入梳理,愈加觉得前景不可估量。不过这件事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宗旨,就像菜商承包了大量菜地之后,从前的菜农该怎么办?

在他看来,如果能解决这个大命题,整个方案才能扎扎实实踩在地上。海洋牧场意味着企业的介入,也意味着之前从事传统捕捞和近岸养殖的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境况。

不得不说,从郭鸿远的身上,胡殊同看到了几分当年的自己。都是研究生毕业,都看准了一个极具前景的创业领域,自身毫无底蕴可言,极为渴望获得更多扶持,同时也要和很多对手抢分一个比例。

所以这一定不能是大企业“下蛋”的思路,而是创业者如何把落地孵化做好。从前的经验告诉胡殊同,只有把渔农菜农果农的实际收益考虑进来,才能得到有关部门更多的关注,套用当下一句非常高频的词,叫做“做产业的思路”。

胡殊同的办公室里,只他与郭鸿远二人,此时郭鸿远的神色有些复杂,目无定处闪闪躲躲,动作也显得有些拘谨。

胡殊同把电脑放在茶几上,与郭鸿远并排坐在长条沙发上,“这个方案我来说说我的想法,你参考着来看。首先洪山港南北的开发环境不同,在之前的方案里我只看到一个笼统的港,二者的细分我稍后再说,我们先来说说这个方案的大框架。”

“这样的方案没有必要做铺垫,海洋问题这些尽人皆知的东西一个字都没必要提,你的框架当是企业、科研、合作社、渔户这四个层面。”

“那冷链物流呢?”

“物流含在企业的资质里,属于产销渠道的板块,在这个阶段并非核心架构,整个方案最先要弄清楚的是海域的分配问题。即是说,企业牵头和渔农共同创办合作社,将各户分散的海域集中到合作社层面。海面的使用权仍然归属各户渔农,海域中层和底部的使用权归合作社共有。接下来企业领办统一规划经营,在海洋牧场的带动下形成立体养殖系统,细分收益,让各方都参与进来。”

此一听,郭鸿远只觉得从前的方案一个字都拎不出来,

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维度,胡殊同所讲的,不是怎么建海洋牧场,而是如何让各方得利。

如此落地的方案,拿到有关部门面前,相比一份“地理与物理的论文”,哪一个更让人感兴趣便无需多言了。

“如果你选在洪山港的北港做海洋牧场,那里目前的开发度更高,具备特色旅游开发的契机。海洋牧场的近海网箱先天就是海钓极佳的平台,一同可开发的还有潜水探险。在这个模式下,渔户就可以以村为单位组建休闲渔业公司,通过海洋牧场的打造帮助他们成功转业。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像企业开发了一个景区,你得让山农卖风筝的卖风筝、做旅社的做旅社。”

胡殊同对着电脑侃侃而谈,殊不知一旁的郭鸿远已经听得呆愣起来,回想初来同兴的场景,让人惭愧地掌心冒汗。

在胡殊同的逻辑里,物流是企业板块、技术是科研板块,但都不是重点,想淘金大海,得让人们有的赚。回头再想,打造近海海洋牧场的目的真的只是保护海洋、增殖养殖这些悬得更高的层面吗?随着捕捞难度愈大,切实改变渔户的现状,才是这方案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郭鸿远心悦诚服,胡殊同为他确立了新的视角,忽有一瞬,他觉得他的海洋牧场已经起来了,剩下要钻研的就是怎样共同致富的问题。领会到这一步,足以让胡殊同欣慰了。

郭鸿远有一种莫大底力的灌注之感,这底力不仅是这身边人,还有同兴。更渺远的畅想萦入心怀,未来海洋牧场巨量的水产,由同兴操刀流向,俨然全盘都活了起来。

倏然让人,一通百通!

……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冷链二十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冷链二十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4章 融资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