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致命的建议(二)

3-16 致命的建议(二)

凡事都不能思虑过深,否则细思极恐。

听完蒯通的话,韩信陷入了沉思,在大殿内踱步数周之后,韩信说道:“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蒯通摇了摇头,焦急地说:“大王,此言差矣!您自认为和汉王关系不错,想建立流传万世的功业,我认为您这种想法是错的。当初张耳、陈馀还是平民百姓时,那是号称头可断、不可叛的交情,后来因为张黡、陈泽的事发生争执,使得二人彼此仇恨。张耳背叛项王,捧着项婴的人头逃跑,归降汉王。汉王借给他军队向东进击,在泜水以南杀死了陈馀,搞得陈馀身首异处,现在还在被天下人耻笑。这两个人的交情,可以说是天下最要好的,然而到头来,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祸患产生于贪得无厌、却又难以捉摸的人心啊!如今您打算用忠诚、信义与汉王相处,一定没有张耳、陈余的友情牢固,而你们之间的关系又比张黡、陈泽的事件更加复杂,所以我认为您断定汉王不会害您,那就大错特错了。大夫文种、范蠡使濒临灭亡的越国保存下来,辅佐勾践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逃亡,因为野兽已经打完了,猎犬没有用处了,就会被烹杀。以交情友谊而论,您和汉王就比不上张耳与陈馀了,以忠诚信义而论也就赶不上大夫文种、范蠡与越王勾践。从这两个事例看,就足够您断定是非了,希望您深思熟虑,况且我听说,使君主感到威胁的人,会有危险;而功勋卓著、冠盖天下的人,注定得不到赏赐!”

见韩信不吭声,蒯通继续说道:“那就让我说一说大王的功绩吧,您横渡西河,俘虏西魏王,生擒夏说;带领军队夺取井陉(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杀死陈馀,攻占了赵国;以声威镇服燕国;平定安抚齐国;摧毁楚军二十万,杀死楚将龙且,这可以说是功劳天下无二、计谋出众、世上少有!如今您有威胁君主的威势,有不能封赏的功绩,归附楚国,楚人不信任;归附汉国,汉人会感到害怕,试问,您带着这样大的功绩和声威,哪里是您可去的地方呢?身处臣子地位,却有着使君主感到威胁的实力,名望高于天下所有的人,难道您不觉得自己身处险境吗?”

听到这里,韩信意识到了一丝的恐惧与危险,连忙摆手制止蒯通,说道:“先生暂且说到这儿吧!让我考虑考虑。”

【韩信相关成语32】乡利倍义:意思是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弃公义正义,见利忘义。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向利背义乎!。”

【韩信相关成语33】人心难测:意思是人心难测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韩信相关成语34】功高震主:意思是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韩信相关成语35】略不世出:意思是谋略高明,世间少有。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韩信相关成语36】震主之威:意思谓使君主畏忌的威势。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韩信相关成语37】不赏之功:意思是形容功劳极大。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千古兵仙韩信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千古兵仙韩信传
上一章下一章

3-16 致命的建议(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