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静不如一动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静不如一动

“怎么了,这才小半天,能有多大的事?”

陈源大步走到书案之后坐下,端起茶盏狠狠地灌了一口。

沈焕轻轻地将文稿放在了书案之上,轻声道:“这些都是下面的兄弟这几日探听的消息!”

陈源一目十行,瞟了一眼文稿,淡然一笑道:“现在的消息传得好快……怕是这里面是有些人故意为之吧?”

“英明莫过于公子,这有些人兴风作浪,要么是为了城南这块肥肉,要么是心怀忌恨……总之都没安好心!”

沈焕难得地有些急眼地说道。

“是啊,公子,肯定是有人在打主意!”

“对,这是有人得了红眼病了。”

子痴、子愚也是有些担忧地道。

“呵呵,不着急,晚上我请大家吃好的……这酒可是好酒,对吧?有贵大哥。”

陈源见大家都是一副忧心忡忡地样子,反而心里一宽,淡定地说道。

王有贵这时已经将两坛酒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案几之上。

“这是什么酒?”

三人有些纳闷的问道。

“不知道吧?御酒!”

王有贵帮着陈源回答道,言辞中是一种与有荣焉的小兴奋。

“宫廷玉液酒?真武大帝赐下的?”

子痴闻言好奇地率先问道。

真武大帝现在已经在千户所内部形成了共识,已经成了一个代号,专指那位万历皇爷,而不是本尊朱迪总成祖爷。

这样大家说话能轻松些,要不老是拱手或者瞻前顾后地随时起立,太麻烦了。

“那必须的,大家伙别听那些大头巾瞎扯,这事除了真武大帝谁都没法动咱们公子!”

王有贵笑着对对众人说道。

“不过,这些人文官能量不小,所谓三人成虎,再说锦衣卫里面也都分好几拨人……”

沈焕听得都赐下了御酒,心里也是放心了不少,但是仍旧有些忧心地说道。

“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担心就能化解的……担心也没用,做好我们当下的事情,一切才能有解决办法。”

陈源胸有成竹地对众人道。

晚上吃饭陈源特意留了一坛宫廷玉液酒,大家只畅饮了一坛,另一坛陈源留下了,饭后让众人自由活动,却让王有贵赶着车,自己到了三清观。

观内精舍之中。

“这御酒,不应该供起来吗?老道可听说有些人连御赐的手纸都用黄匣子装好,昼夜焚香祷告呢!”

张道长爱不释手地捧着宫廷玉液酒坛子,笑眯眯地对陈源说道。

“酒的作用就是拿来喝的,供起来就没意思了,万一过几天老人家问起我这酒什么味儿,我总不能说瞎话吧?那可是欺君!”

陈源也是满脸笑容打趣地对道长说道。

“唔,有见地!这么看来这次那些作妖的人没辙了?”

张道长轻轻放下酒坛,拈着鼠须笑着对陈源问道。

“那不一定,大头巾们的尿性您老人家又不是不知道……无礼也要搅三分的,何况这次又出了大案!”

“而且,咱们上面的衙门也都是各方神仙不少,谁知道他们喜欢哪炷香?”

陈源慢慢换上郑重地神色,缓缓地对张道长道。

“唔,确实如此!这事情最终还是真武大帝说了算……一动不如一静嘛!”道长淡淡地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我倒是觉得不那么简单,道长肯定更好的主意吧?”

陈源双目却突然变得更加有神,盯着道长说道。

“哈哈,看样子,你自己已经有了定计了,找老道士我不过求证一下?”张道长朗声笑道。

“知我者道长也,小子倒觉得一静不如一动!”

陈源见道长话都递到嘴边了,也没有再打哑谜,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哦,你小子果然与众不同,说说看!”

“第一,这事虽然涉及的是真武大帝,但是其他人的吹的风时间久了,未必不能影响他老人家。”

“第二,城南这块虽然真武大帝盯着,其他人也盯着,我一个人站着坑位,好多人都拉不出那啥,着急,憋得慌啊!”

“第三,真武大帝天天困在里面,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他老人家也是静极思动,要不不会让老太监找我问话……”

“第四,与其被人挖坑,还不如主动出击,大家坐下来讲数——啊不,谈条件呗。”

陈源掰着手指头,一条条讲出了自己的思路。

张道长认真地侧耳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听完陈源的说话,道长缓缓地念出了《道德经》中著名的一段。

“知我者道长,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争一争的。”

陈源双目亮如晨星,一字一句地对道长说道。

“那是自然……放手去做,老道士这里你放心,不会有其他人来罗唣的。”

道长难得地郑重其事地对陈源说道。

说罢,二人相视而笑。

次日一早,到了签押房,陈源就吩咐沈焕赶紧准备上书。

“千户爷这是准备有大动作?”沈焕试探着问道。

“算是吧,我准备上书,把金花银的案子接过来……”

“不会吧?”

“真的,不过去不能白去……有些事情必须讲好!”

“小的明白了,是千户所的事情?”

“你倒是反应得快,我们不能把城南大好的局面拱手让给那些人……借着这事情真武大帝还没拿定主意,主动出击!”

“小的明白了,请公子放心,天涯海角小的誓死追随公子,其他三位兄弟也定然和小的一样的!”

沈焕最后也是确定以及肯定而且坚定地说道,同时也捎带手地代表其他三人表了态。

看着沈焕的态度,陈源满意地点了点头。

沈焕起草的禀帖其实是两份,大致意思相同,行文风格和侧重则不一样,一份公开,一份私密。

公开的是从正规渠道通过西司房经历司再转锦衣卫指挥使衙门。

私密的自然是通过曹化淳悄悄地交到了王安那里。

老太监那里禀帖递上去倒是一片平静,没什么动静。

与之相反的则是锦衣卫系统上下全都不淡定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明偶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明偶像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静不如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