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何时可归

第13章 何时可归

距离益州西南很远的丛林中,大概属于后世缅甸的境内,一支军队缓慢的行进着,这里虽说叫掸国,但是掸国其实很小,就是一个比较大一些的部落或者说一个部落联盟,现在这些地方早已不算掸国的范围了,只是因为没有名字所以大家干脆都叫掸国了。

而且这个掸国在十几年前已经亡国了......

这里对于汉人来说是极其陌生的,而且在汉代原始森林可以说危机重重,虎豹虫蛇、毒泉瘴气随时都可以要人命,再加上这超高的气温......所以不慢真的不行!

严颜找了一块裸露的石头坐了下来,斥候已经出发探路,部队要等到有消息回报才会继续出发,所以一直是走走停停,不过就算这样也是需要大量体力。斥候也不是特定的,这支军队的每个人几乎都可以担任斥候,毫无疑问,他率领的是支山地丛林精锐,而他们的目的就是扫荡周边土著山寨或洞穴,简单来说就是抓捕劳力......

如果不是为了抓这些土著野人,他们大可以像后方那些拓荒军屯兵卒一样放火了事,等到大火烧完一切可燃之物,开垦田亩、新建道路、增设矿山甚至建立村寨都是如此的方便,当然还有个前提,便是要有充足的劳力......

严颜记得自从他跟随主公也是他的老丈人,南楚王魏震来到这里灭掉掸国之后,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抓人......

攻打这些土著的山寨、营地其实不难,难的找到他们,所以越往后严颜行军的时间便越长,离家人的距离也越远,不过这些他都已慢慢习惯,就像那些劳力一开始也是疯狂反抗,在付出大量血肉代价后也会慢慢习惯一样,人的适应力总是很强的......

严颜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哪怕那些劳力被各种虐待,哪怕他们当中大多最终都会死去,弱者的代价嘛......

不过常年看到这些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唯二的慰藉便是每次回军时看到南楚城附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繁荣,还有妻儿迎接自己时开心的样子......

南楚王很贤明,从无到有将南楚国治理的有声有色,跟来这里的汉人都是丰衣足食。

南楚王对他也很是器重,不但将女儿魏青嫁给他,并一步步提拔他直至现在成为安南将军,统领的军队也慢慢的增加到两千精锐,虽然他每次外出征战都只会带少量部队,但这些人马确实是属于他的麾下,由他训练自然也归他指挥。

还曾让两个小舅哥魏巡、魏晨都跟着他几次出征,学习治军之道,对他的建言也是几乎言听计从......除了......回归......

思绪逐渐回归,严颜听到亲卫的互相调侃:“我说大石,就快回军了,你娃可是想屋头妻儿了,昨晚还说梦话来着......”

“你个瓜娃才说梦话,将军都没说要回军,你又晓得咯......”

“这都抓了上千了,再抓一个寨子也差不多了噻”......

这几个亲卫是严颜家乡益州巴郡一路跟来的,听到他们唠嗑的乡音,严颜思绪又发散开来。

严颜对南楚王也可算忠心不二了,但他知道他们之间仍然有隔阂,因为严颜始终不能理解,为何魏震不愿回归汉朝甚至不愿联系汉朝,还不停的向南扩张,说什么南面有海,拓展到海边便有更大的天地!

这就是魏震唯一没有听从严颜的建言,严颜不明白,

为何不能回归汉朝,当年魏震还是平南将军受命平复云南郡彝人叛乱,如今叛乱已平还开疆拓边,哪一件不是大功一件,衣锦还乡多好......就算你为的就是自立为王独霸一方,那也可以联系益州汉人,只要通商得到各种物资支持,甚至还能收纳流民、吸引人口,怎么都能比现在发展的更快,为何宁愿与谌离国、身毒这些蛮族小国通商都不愿与自己族人通商,严颜就是想不通......

这些亲卫说的是自然是想回军回南楚城了,他们在城中也都有了妻儿,但严颜知道他们和自己一样,也希望自己能回真正的家......

严颜笑着听着这些亲卫有一句没一句的唠嗑,实际心中却走了神,突然听到那个叫大石的亲卫喊道:“将军,他们回来老,怕是有收获哟……”

~~~~~~~~~~~~~~~~~~~~~~~~~~~~~~~~~~~~~~~~~~~

幽州上谷郡西北草原,刘备下意识的想伸手抓一抓背上奇痒难忍的血痂子,可是双手被麻绳绑着活动范围有限,勉强扭动了几下发现挠不到,却听见身后响起急促的步伐,便急忙拖着沉重的步伐努力快走了几步,恢复了因他停顿而有些变形的阵型......

这是一条由鲜卑南下战利品组成的长蛇阵,很多苍鹰在上方的天空盘旋着鸣叫着,好像在检阅着他们,又好像在做餐前活动一样......

上千数的车走在前面,马拉着的、少数牛拉的、当然最多的还是汉人推拉的,中间便是妇人,也是有几千数,虽然穿着各式的衣物,但都一样的破破烂烂,有的根本就是衣不蔽体,而且比起其他人群来说似乎更脏乱一些......

然后就是成群的小孩,男女都有,比后世一米二的免票线要矮一些但是高矮相差不大很整齐,大概一米左右和汉朝制式大车轮子的高度差不多,因为再高的都被杀了,再矮的要么年龄小些要么身体弱些,这一路走来多数也是没能挺住......

走在阵列尾部的便是刘备所在的匠人群体了,鲜卑人出发前将所有的俘虏集中起来做了一次筛选,年轻的妇人、矮于车轮的小孩自然先绑着出发了,随后便有鲜卑人操着蹩脚的汉语喊道:“会手艺的工匠站出来,免死!”

自然有许多企图蒙混过关的,但是都没有得偿所愿,筛选方式很简单,现场才艺展示,没有材料工具?鲜卑人留了几车的原料物资在旁边。没有合适的材料工具?那叫什么才艺,去死吧!除了铁匠、木匠之外,其余的管你什么匠都是可有可无的......

刘备是被逼的,毫无疑问,这里的所有汉人都是被逼的,可是在前面血淋淋的示范下,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蒙混了过去......

当然,不是刘备的运气好,而是因为他家穷,幼时为了生活他母亲教会了他一些篾匠技能,虽然多年没用了,可是当时求生的欲望支撑下,他迅速的在物资车中找到干燥的麻草,找了个人群的角落,强压下心中的恐惧编了起来,当他将那个自己花了十二分...不,二十分小心完成的草鞋递给鲜卑小头人以后,竟然看到了一张略有些戏谑的笑脸,然后那头人便用马鞭指着一旁绑着绳索的队伍示意通过......

刘备已经不记得后来的情形了,反正他和其他人一样都只有一件事,走啊走,走啊走......

记忆深刻的还有那马鞭打在身上后火辣辣的痛感,走慢了要挨鞭子,摔倒了要挨鞭子,东张西望、交头接耳都要挨鞭子,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依然还会挨鞭子,当然次数少一些......

有时候刘备脑中还是会浮现出门游历前母亲叮嘱的面容,随后也就会浮现自己在村里老槐树下跟小伙伴吹嘘要去见识见识万里草原、见识见识胡人边塞、见识见识大将军的足迹......

每每想到这些刘备就剩下无尽的悔恨,为什么要来增长什么见识,为什么要往并北走,说好的找卢子干求学的,为什么没去?......这往北走了十来日,天气越来越冷,还能活着吗?还能回家吗?还能......还能完成梦想吗?

~~~~~~~~~~~~~~~~~~~~~~~~~~~~~~~~~~~~~~~~~~~

兖州济阴郡成武县太平道营地,杨奉穿着一身道袍一路微笑着和所有遇到的人打着招呼,迎着众人迷茫的、火热的、崇拜的眼神或是点头致意,或是寒暄两句,或是说一句黄天当立,这一切他已熟悉至极从容至极。

可是回到帐篷中坐到胡凳上,卸下伪装后的杨奉一脸阴冷,这样其实才是他最舒服的状态......

亲卫三郎提着装满水的铜釜进帐,准备给杨奉煮茶汤,看到杨奉的神情知道他在思索事情,便要退出帐外。

“三郎,小五可有消息了?”杨奉眼神直直的盯着他问道。

“禀渠......渠帅,这个,还没有,小人这就再去打探”三郎俯身回了一句便要转身离开。

“不必了,你过来给我煮碗茶汤吧”杨奉长吐了一口气,如今他只剩这一个亲卫了,护卫倒是越来越多,已经快有百人了,可是能和他亲近的只剩三郎了,杨奉他当年入太平道时带了五个人的,都是邻里家的熊孩子,因为他读过书,头脑聪明便成为了娃娃头......

“你说小五他们现在在哪里?”杨奉看着三郎忙活着,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小人也不知,或许...或许享福去了吧”三郎无意的回了句。

“你说小五他们现在后悔吗?你......后悔吗?”杨奉还是同样的语气又说道。

哐啷一声,三郎手中的茶碗摔到地上成了碎片,“渠......渠帅......郎君......这个,小人从没有过异心啊!”三郎顾不得地上的碎碗跪下磕头如蒜。

“诶,你先起来,别让帐外听见,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起了幼时......”杨奉楞了一下便赶紧扶起三郎。

“这个......是小人糊涂了,小人这便去取茶碗来”三郎不顾头上被碎茶碗割伤的伤口,将碎茶碗收拾了便起身要出帐。

“不必了,你去处理一下伤口吧,我其实也不想喝茶汤,只是想和你说说话......”杨奉挥挥手......

杨奉说起来也算是弘农杨氏的分支,血缘嘛和家主杨彪自然在五胡以外了,他们这房也已没落下去,再加上他父亲早亡更是导致家徒四壁,所以当时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俩过得十分艰辛。

可是生活再苦,母亲还是想方设法让杨奉和弟弟杨冉识了字、通了礼,并且反复的给他们强调就算没落了,他们还是寒门、还是杨氏,和附近那些泥腿子是不同的......

这一点杨奉虽然从来没有反对过,可是直到两年前杨氏六长老杨圭来到他家,他才真正体会到这其中的含义,看着母亲和弟弟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上马车前往弘农杨氏主家庄院,杨奉觉得以后他们肯定是幸福的......应该是吧?

杨奉他们这一房重回主家,从寒门又升级回到士族,这是多么荣耀的事!可这荣耀并不属于他,因为代价便是他要改换姓名投入太平道中,作为杨氏的暗子,虽然杨圭极力强调若是做得好,他杨奉终有正大光明回杨家的一天,但杨奉并不相信只是留当心底的一丝慰藉,不过牺牲他自己换来母亲和弟弟的幸福,怎么来看都是值得的!

杨奉不担心主家的人会食言导致家人过得不好,因为有了交换便会守诺,这是士族的规矩,这等承诺都守不住,还能叫天下冠族?

而且家人能否过得好,其实也看他在这能否做得好,于是入教后他便努力的学习研究教义教务,闲时继续打熬气力锤炼武艺,并且四处结交道中人物,认真完成上峰交待的事。

太平道发展模式其实很简单,一本太平经、几句政治口号、一些方士之术便开始传道,不过效果在这些底层群众中的确非常好,信徒弟子越来越多、涉及地区越来越广,教中便出了规定,谁忽悠......嗯,不对,是谁发展的信徒谁负责管理,当然,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便也会有大贤良师的亲传弟子和教内力士辅助......

不过杨奉知道,这些人其实监督的作用更多于辅助......

因为自己的才学和头脑,和那些字都不识的泥腿子比起来实在差距很大,且又努力钻研,所以杨奉很快干出了成绩,也逐渐得到赏识成为渠帅!

上次见过大贤良师以后,他便得到了晋升,并按吩咐带着一部分信徒来到成武县发展信徒,济阴郡刚遭了洪灾流民四起,信徒发展也是很快,一切看来都很顺利,杨奉之前的担心也早已烟消云散,可是随着接触的层面越来越高又一个担心产生了,这大贤良师他们怕是准备干些要被灭族的事啊......

于是他将了解的情况详细的写了书信让自己的这几个亲卫送到主家去,可是半年过去了,陆续写了四封信去了四个亲卫,一个都没回来,一点消息也没有......

“小五是他们中最机智的、武艺也不错,不可能出差错的,如果是被人截获、叛变,那我也应该出事了......”杨奉皱着眉头轻轻敲着身前的茶案自言自语道。

突然,三郎兴奋的领着小五进了大帐,小五见到杨奉立马跪下递上了一封书信......

良久后,杨奉合上了书信叨叨了一句:何时可归......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汉末波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汉末波涛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何时可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