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为皇孙贺

第107章 为皇孙贺

第107章为皇孙贺

朱棣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的,以北平一地,靖难成功,夺得天下,古往今来,也就这么一个人而已。

他的意志、威望、手段,都能确保,只要是他想推的事情,必定能行……只不过朝政是一盘复杂的棋局,你在一个方向上不顾一切,必然会影响其他方面。

如果因为强推科举用人改革,造成百官动荡,朝局混乱,人心离散……这也是朱棣不能承受的。

所以这件事该怎么收场,需要一个妥当的契机。

很凑巧,正好是中秋十五,朱棣下旨,邀请几位重臣进宫,参加中秋夜宴。

荣国公姚广孝、成国公朱能、淇国公丘福、曹国公李景隆,再加上定国公徐景昌,五大国公齐聚。

而在另一边,则是六部九卿,包括通政使解缙在内,悉数到来。

朱棣还把三个儿子,以及皇孙朱瞻基叫了过来。

勋贵、文臣、宗室,这就是朱棣统御天下的三根支柱。

“到了中秋,这一年过了大半,天气转凉,虽说江南不同塞北,但是阴冷湿寒,更加伤身体。朕给诸位卿家准备了一领狐裘,算是朕的礼物了。”

说话之间,侯显领着一群太监,捧着托盘,依次走到了朝臣面前,献上狐裘。

徐景昌自不必说,也有一件。

皮草入手柔软温暖,宛如缎子一般顺滑,里面也是用最好的织物,做的内衬,十分奢华,尽显宫廷技艺,不惜工本。

姚广孝年纪大,拿在手里,感触最深,因此带头叩谢天恩。

朱棣笑道:“一件衣服而已,用不着这样,咱们坐下来,继续喝酒赏月。”

朱棣又给众人赐下月饼,美酒,每人还上了葡萄、柑橘……一样一样的东西,摆在了朝臣面前。

大家伙感觉到了天子的浓浓关怀,可也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更何况这还是大明天子,不知道后续会有什么事情。

大家伙提心吊胆,洪武元年的葡萄酒也喝不出味道,精致的月饼,也尝不出滋味……徐景昌看着群臣坐立不安,忧心忡忡的模样,心中大乐。

他手握锦衣卫,自然知道蹇义去找姚广孝的事情。不得不说,他们很高明,别看老和尚以前天天和徐景昌下棋,但他绝对不是徐景昌一伙的。

人家老和尚又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想法。

属实,改革科举,牵连太大,甚至会动摇国本。

但是徐景昌始终坚信,朱棣并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有着强烈的做事意愿,如果只是抱残守缺,任凭这帮人糊弄下去,永乐的盛世,从何谈起?

所以,这一局,自己必胜无疑!

明月初升,攀至柳梢。

酒水也喝得差不多了,朱棣终于含笑,伸手把朱瞻基拉了过来。

“这是朕的大孙,他当初降生的时候,朕就梦到皇考赐给朕一个玉圭,等朕醒来,就得到了这个孙子。这是皇考赐给朕的,也是上天赐给大明的。”

朱棣兴奋说着,在场众人,也都听着,频频点头。

可心里头谁都知道怎么回事,这种段子,街边上,一文钱能听七段。接下来是不是还有出生的时候红光漫天,香气四溢,庆云缭绕,三日不绝!

这种事情我们听得多了,只不过没人会戳破罢了。

果然,朱棣也没有浪费太多的唾沫,就笑道:“这孩子也是争气,才四岁多就去入学,跟着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一起发蒙。读书识字,考的比那些人还要好,一年下来,认识了上千个字,算术背书,样样精通。更厉害的是,跟着朕骑马射箭,往后必定是个文武全才,朕心大慰啊!”

朱棣一个劲儿夸朱瞻基,黑小子的脸都红了,皇爷爷呀,以前你怎么没发现孙儿这么多优点?

蹇义听来听去,也只能道:“臣等恭贺陛下,皇孙聪慧,大明江山永固,实在是可喜可贺。”

朱棣点头,“确实如此,蹇天官,朕有意将皇孙念书的学堂,升为官学,你意下如何?”

要命的来了!

蹇义也做了准备,因此道:“回陛下的话,官学一事非比寻常,若是立为官学,是不是从里面出来的,就是天子门生?既然是天子门生,能不能参加科举?参加了科举,是不是就能入朝为官?臣以为这些事情牵连太大,必须要慎重才是。”

朱棣笑道:“蹇天官属实老成谋国,只不过既然是朕的孙子读过书的地方,给个官学名头,也没有什么不妥的。至于其他的事情,那个学堂讲的都是些简单的东西,让他们去考科举,只怕也考不上啊。又何必如此在意?”

“启奏陛下,臣辅佐陛下,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漏,官学之名,属实不能轻易授予。”

朱棣抬起头,看了看其他人。

夏原吉、宋礼等人纷纷附和。

“蹇尚书之言有理。”

朱棣见众人全都反对,竟然没有继续说什么,也没有拉着徐景昌出来闹,而是笑道:“既然伱们都不同意,朕也就不说什么了。朝廷不给官学名头,朕给个皇家的私学名头,你们看怎么样?交给宗正寺,以后皇子皇孙,都要去学堂启蒙,这样总行了吧?”

皇家学堂?

这个更不行了!

宋礼忙道:“启奏陛下,皇子皇孙的发蒙,都是由翰林官负责,他们学问人品俱佳,为皇子立心性、树品德,教导学问,才是最合适的。臣以为应该形成定制,才算稳妥。”

此时宋礼最后悔的就是当初同意朱瞻基去那个狗屁学堂。

大家伙真没当回事,以为就是个四五岁的孩子,上学前玩闹的地方,结果谁知道一时疏忽,竟然带来了无穷后患。

所以一定要吸取教训,对待皇子皇孙,必须看管严格,不能有半点疏漏,不然遗祸无穷。

朱棣沉吟再三,一声长叹,“宋尚书,朕问你,这个学堂到底要怎么办?里面有这么多学生,总不能连个名分都没有吧?难道朕的孙儿去胡闹了一年吗?”

朱棣的语气带着愤怒,说实话,朱棣能压制到现在,已经算是奇迹了。

该怎么办?

宋礼也是一时慌乱,只能妥协道:“启奏陛下,臣,臣以为可以算作私塾。”

“私塾?就是民间学堂?”

“嗯!”宋礼的鬓角浸出冷汗,声音也颤抖了。

“就是那种读书人筹办,给乡里孩子发蒙识字的地方?”朱棣又追问了一句。

宋礼硬着头皮道:“确实,臣思前想后,只有这个最妥当。”

朱棣点了点头,“好吧。”

说着话,朱棣把朱瞻基抱在了怀里,略带歉意道:“俺的大孙儿,原来你才读了一年私塾啊!”

朱瞻基转了转小眼睛,显得很无辜。

朱棣突然又抬起头,“宋尚书,你知道大明有多少私塾吗?”

宋礼一愣,“这个……臣不知道。”

“那你知道私塾里有多少蒙童吗?”

宋礼更为难道:“臣还是不知道。”

朱棣笑了,“有多少私塾,多少蒙童都不知道,如何算教化之功啊!这个行不通的。这样吧,眼下不是在征收商税,让所有铺面登记造册吗!朕给你们礼部一项权力,就是针对所有私塾,进行登记造册。如果有哪里的私塾先生误人子弟,也好处理,当然了,如果有好的先生,也要表彰。算是你们礼部的权柄,宋卿家可不能嫌累推辞啊!”

宋礼明显感觉到了问题,奈何他没法反驳,也不好拒绝。

六部都在扩权,自己的礼部不能落后。

“臣……遵旨!”

就在宋礼答应的一瞬间,徐景昌脸上的笑容,再也绷不住了。

这道口子终于撕开了。

“宋尚书,来的时候,我准备了学堂的情况,包括办学规模,学堂人数,考核标准等等。如果宋尚书愿意的话,我这个学堂,愿意成为天下第一的私塾,你看如何?”

不待宋礼说什么,朱棣就笑道:“好,就叫天下第一私塾……朕的大孙念书的地方,当得起这四个字……宋卿家,你就当场审核吧!朕和众卿一起见证此事。”

完了!

严防死守,拼尽全力,还是出现了疏漏。

官学不行、皇家学堂也不行。

最后降格到了私塾,可谁知道人家根本不怕名位有多低,只要有个正式的名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这就跟坐火车似的,一等座、二等座都没事,哪怕站票也行,关键是上车,上了车才能到达目的地。

事到如今,宋礼挡不住,六部九卿也都挡不住。

徐景昌弄得学堂,竟然真的得到了天下第一的名号。

虽然后面还有私塾两个字,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徐景昌随后像是变戏法一样,又拿出了一份毕业证书。

“陛下,这是给皇孙殿下的,他在校期间,文化课程满分。其余木工、编织、画工、记账等科目,也表现突出,故此颁发一等毕业证书,而且是天字一号。”

朱棣满脸笑容,“很好,这是俺大孙应得的。”

朱棣喜滋滋收下毕业证书,又举起酒杯,“来,咱们满饮此杯!为皇孙贺!”

美酒入喉,有人欢喜,有人却凄苦难忍。

严防死守,还是没防住。

有了名分,又有皇孙的名头,这个学堂注定是要一鸣惊人了。

正在大家伙品味苦涩的时候,徐景昌又笑呵呵建议道:“陛下,科举前三名,有御街夸官,私塾小学堂,不敢比三鼎甲,但让他们骑马在京城逛一圈,也高兴高兴,还是可以的吧?”

朱棣含笑,“好主意,这也是大兴教化,砥砺读书上进……不过朝廷可不能出钱。”

徐景昌笑道:“请陛下放心,这就是私塾的小活动,民间的而已,我们自己筹钱,自娱自乐,也算是给学生家长一个交代。万万不敢比正儿八经的礼部夸官。”

徐景昌语气客气,这时候朱高煦却道:“父皇,既然大侄子得了一等,我这个做叔叔的,打算出五万贯,请舞龙舞狮,吹吹打打,热闹一下。”

朱高燧也连忙道:“二哥出了钱,我就在邸报上面小小的刊登一下,也算是凑热闹了。”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的姑父叫朱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的姑父叫朱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7章 为皇孙贺

%